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

專案規劃與經費概算

八月份,依時間、經費與人力配當,規劃tpc96ict專案。參照Bryson策略規劃流程,一方面考慮策略之可行性,也促使成員對專案形成共識,因而,必須藉由成員的對話,建立出合適於教育場域的策略。以下為規劃大要:
(一)發展初始的共識:
重要決策者及其團隊與相關人員先取得規劃形式與歷程的共識。由專業發展組、教育局資訊教育承辦人參與,透過歷年資訊教育軟硬體建置、教學成效與經驗回顧、於多次會議中討論與凝聚共識,96年8月確定96ICT四大方案,大專案方向『教育e齊走,連心攜手遊』
(二)確認並釐清要求:
釐清並確認組織所承受之正式與非正式的要求,亦即組織必須行事以符應的要求。由行政單位提供支持,建立輔導團隊(各教學領域輔導團、ICT輔導員)運作原則,配合本縣教育政策(今年以閱讀、環境教育為主),提供各校在ICT應用教學面向上有充足的專業諮詢與交流分享平台。
(三)研訂任務與價值:
組織任務是組織得以存在的社會正當性,亦即組織必須滿足的社會與政治需求,故須視組織為手段以滿足社會目的。叙寫組織任務前須做完整的「利害關係人分析」。從既有組織任務到專案任務,從核心成員到輔導團隊再到各校參與成員,皆以『在課程實踐的現場脈絡下,藉ICT支持與展現教師專業、促學生學習績效提昇』為任務目標與價值所在,因而提出『台北縣教育現場系統運作圖像』。
(四)評估外在環境:
以地方層級教育、研發單位所面對的外在環境,可以從上級單位(教育部)與所屬學校來看,以96ICT專案為例,仍需配合教育部各項資訊教育業務之推展,同時面對台北縣各校差異多元,必須從相關運作經驗與SWOT分析中,找出合宜的運作策略與行動方案。
(五)評估內在環境:
結合教育、研發單位自身與彼此之間相關業務,以『充分溝通、交互支持』原則,依專案進展過程提供各校適切之支持。必須善用行政、經費與人事聯繫之籌碼,從整體面向來做適當調控。
(六)確認策略議題:
無論在縣市學校層級,ICT方案的軟硬體建置與培訓活動,都必需以長遠、永續觀點來經營。96ICT雖以四大方案呈現行動計畫,但也於方案計畫、說明會中,提醒參與成員思考永續經營之觀點。
(七)發展適切的策略:
建立方案的操作系統,依『時間同軸、各方多軌』之運作理念,建立『96ICT專案運作規模模式圖』
(八)叙寫成功的願景:
96ICT專案願景為『教育e齊走,連心攜手遊』,其中,『教育e齊走』是藉e化網路與設備到位,成員能力與態度積極,促使現有教育因資源有限、城鄉落差的教學現場,得以達成一定程度之公平樣態。而『連心攜手遊』
即能再進一步隨著課程實踐的歷程,提供現場教學資源與支持,並促成教學專業社群之對話與知識分享。
(九)行動計畫:
提供方案的實踐操作指引,讓參與成員知曉權利義務,並依時程進展逐步實踐,從方案目標、細項、經費運用與任務說明,並期能凝聚參與成員之共識與使命感,願意投入心力與承諾。

小結:
從地方層級行政與研發單位所進行之策略規劃,一方面統整全縣資源之運作系統,也在行動方案中勾勒每個參與學校與教師的共同願景,如此,各層即成員皆能知曉行動方案之理念與策略規劃考量,也能進一步研擬所屬職務面的願景、策略與行動目標。